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手册
2020年2月
目 录
一: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3
1、命名 3
2、病毒特征 3
3、传播途径 4
4、临床表现 4
5、感冒、流感、新型肺炎症状对比 4
二:工作区域防护 5
1、上班途中应该如何做 5
2、进入办公楼该如何做 5
3、入室办公该如何做 6
4、参加会议如何做 6
5、食堂进餐如何做 7
6、下班路上如何做 8
7、因公务需外出采购该如何做 8
8、公共区域如何做 9
9、后勤人员如何做 9
10、公务来访如何做 10
11、如何传阅纸质文件 10
12、电话消毒如何做 10
13、空调消毒 11
14、废弃口罩如何处理 11
三:个人防护知识 12
1、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12
2、洗手相关知识 13
3、口罩相关知识 16
四:居家防护知识18
1、在家中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18
2、疫情期间饮食注意事项 20
3、前往公共场所如何预防 20
4、到生鲜市场采购如何预防 21
5、轻症发热病例的居家隔离建议 21
五: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医流程 22
1、何时就医 22
2、就医注意事项 22
一: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
1、命名
新型冠状病毒肺炎(“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”,简称“NCP”),简称“新冠肺炎”,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。2019年12月以来,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,现已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
2020年2月5日,国家卫健委发布了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五版)》。 2020年2月11日,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“COVID-19”。
2、病毒特征
1)新型冠状病毒肺炎,正处在早期快速变化阶段
(新冠病毒)
2)中国已公布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,这将有助于全球科学家和公共卫生组织加入诊断试剂的研发,及病毒致病性研究。
3)国家卫健委已发布1号公告,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,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、控制措施,同时将其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。
3、传播途径
据央视新闻消息,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介绍:卫生防疫专家强调,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、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。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、咳嗽、说话的飞沫,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;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,形成气溶胶,吸入后导致感染;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,接触污染手后,再接触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粘膜,导致感染。
4、临床表现
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:以发热、乏力、干咳为主要表现。鼻塞、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。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,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脓毒症休克、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。值得注意的是,重症、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,甚至无明显发热。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,可无发热,多在1周后恢复。多数患者预后良好,少数患者病情危重,甚至死亡。
5、感冒、流感、新冠肺炎症状对比
|
感冒 |
流感 |
新冠肺炎 |
致病源 |
鼻病毒、冠状病毒等 |
流感病毒 |
新型冠状病毒 |
传播途径 |
近距离飞沫传播、接触传染 |
近距离飞沫传播、接触传染 |
近距离飞沫传播、接触传染、野生动物、粪便 |
潜伏期 |
1-3天 |
1-4天 |
1-14天 |
症状 |
有:咳嗽、流鼻涕、鼻塞、喉咙痛 无:呼吸急促/困难、X光肺部毛玻璃、咳黄绿浓痰 |
有:高烧、咳嗽、流鼻涕、打喷嚏、腹泻、呕吐、肌肉酸痛 无:呼吸急促/困难、X光肺部毛玻璃、咳黄绿浓痰 |
有:发烧大于38℃、干咳、呼吸急促、四肢无力/酸痛、腹泻、X光肺部毛玻璃 无、头痛 |
二:工作区域防护
1、上班途中应该如何做
1)尽量佩戴外科手术医用口罩
2)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建议步行、骑行、私家车上班
3)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需全程佩戴口罩,途中避免用手接触车上物品
2、进入办公楼该如何做
1)自觉接受体温监测,如正常可入楼工作;入楼后第一时间到卫生间洗手;所有进入办公楼者需全程佩戴口罩。
2)若体温超过37.2℃,请勿入楼。回家观察、休息,必要时医院就诊
3、入室办公该如何做
1)应保持办公室环境清洁。建议每天通风3次,每次20-30分钟,通风时注意保暖
2)所有办公人员须全程佩戴口罩办公
4、参加会议如何做
1)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,前后洗手消毒
2)参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,减少集中开会
3)控制会议时间,时间过长时,期间开窗通风
4)会议结束后,场地、桌椅、用具进行消毒
5)茶具用品开水浸泡消毒
5、食堂进餐如何做
1)采取分批进食,避免人员密集
2)餐厅每日消毒一次,桌椅使用后消毒,餐具用品高温消毒
3)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
4)严禁生、熟食用品混用。避免肉类生食。建议营养配餐,清淡适口
6、下班路上如何做
1)下班时,先洗手,佩戴口罩后走出办公区域
2)回到家中,摘掉口罩后,首先洗手消毒
3)手机、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°酒精擦拭
4)居家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,避免多人聚会
7、外出该如何做
1)必须佩戴口罩出行,避开密集人群
2)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,避免公共场所长时间逗留
3)需与外界人、物接触的,建议佩戴一次性手套或接触后使用消毒棉片擦拭
4)回家后立即更换衣物,洗手、洗脸
8、公共区域如何做
1)公共区域如前台、会议室、通道、集体办公室等需每日消毒
2)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品要分开,避免混用
9、后勤人员如何做
1)前台、保洁人员、安保人员工作时需佩戴口罩,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
2)
食堂厨师需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,避免直接用手接触肉禽类生鲜食材,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
3)保洁人员工作时需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(无条件时戴其它类型手套),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
4)安保人员佩戴口罩工作。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,发现异常马上报告
10、公务来访如何做
来访人员必须佩戴口罩,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。保安询问其有无湖北接触史和发热、咳嗽、呼吸不畅等症状。如无上述情况,且体温不超过37.2℃。正常情况下,可入楼公干
11、如何传阅纸质文件
传阅前后洗手,佩戴口罩
12、电话消毒如何做
公司座机每日75°酒精擦拭两次,使用频繁时擦拭4次
13、空调消毒
1)空调系统工作时,应定期对送风口、回风口进行消毒
2)关闭回风系统。保证系统新风运行
3)不使用中央空调
14、废弃口罩如何处理
1)健康人员,摘口罩前后做好手部清洁,将废口罩扔垃圾桶内
2)每天两次使用75°酒精或84消毒液对垃圾桶进行消杀处理
3)疑似人员口罩,不可随意丢弃。应按照医疗废弃物流程处理
三:个人防护知识
1、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
1)尽量减少外出,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地方
2)合理饮食、运动、作息,增强个人体质和免疫力
3)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和通风(每天通风大于3次,每次20-30分钟)
4)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咳嗽、打喷嚏时遮住口鼻,及时洗手,避免接触到眼、口、鼻
5)自身或家人出现咳嗽、流涕、发热症状时,居家隔离并视情况就医
6)勤洗手,使用肥皂、洗手液、流动水洗手,用干净毛巾、纸巾擦净
2、洗手相关知识
1)六步洗手法
第一步清洁掌心。打开水龙头,沾湿双手,然后在手掌心上涂抹足够的洗手液,双手五指并拢相互揉搓若干次。清洁效果以具体情况为准。
第二步清洁手背。双手五指并拢,左手心覆盖右手背揉搓若干次,然后左右手交换揉搓。
第三步清洁指缝。双手五指分开,双手十指交叉相互揉搓若干次,清洁指缝,此时可以手心相对或手心覆盖手背。
第四步清洁指尖,左手并拢,右手五指握成鹰爪状,在左手心揉搓,清洁指尖细菌。
第五步清洁拇指,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,然后左右手交换搓洗。
第六步清洁手腕,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搓洗,然后左右手交换搓洗。
2)需尽快洗手情形
①传递文件前后,②咳嗽打喷嚏后,③制作食品前中后,④吃饭前,⑤上厕所后,⑥手脏时,⑦接触他人后,⑧接触动物之后,⑨外出回家之后
注:无清水洗手条件时,可用75°酒精洗手消毒或消毒抑菌湿巾擦拭
3、 口罩相关知识
1)选口罩
② 医用外科口罩,原则上4小时更换,紧缺情况下污染或湿润后立即更换
②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,原则上4小时更换,紧缺情况下污染或湿润后立即更换
③N95口罩,佩戴1-2天后更换,污染或湿润后立即更换
④不推荐使用棉布口罩、海绵口罩
2)如何使用口罩
①颜色深为正面,正面朝外。颜色浅面正对脸部,金属条在上方
②将手洗净,将口罩两端绳子挂耳朵上
③双手压紧鼻梁两侧金属条,紧贴鼻梁
④向下拉伸口罩,不留褶皱,覆盖好鼻子嘴巴
四:居家防护知识
1、在家中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
1)适量运动
2)保障睡眠,不熬夜
3)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(咳嗽、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)
4)保持室内通风、洁净。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人员接触(发热、咳嗽、打喷嚏等)
5)尽量避免去人员众多或空间密闭场所,如必须去时,戴口罩
6)不接触野生动物、家禽、家畜。保持安全饮食习惯,肉类、蛋类、奶类煮熟煮透
7)密切注意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出现时及时就近指定医疗点就医
2、疫情期间饮食注意事项
1)不食用已患病动物及其制品,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,肉、蛋、奶充分煮熟
2)在处理生食和熟食时,菜板、刀具等要分开,处理生熟食之间,要洗手
3、前往公共场所如何预防
1)未加防护时,不与农场牲畜、野生动物接触
2)避免到商场、公交车、地铁、机场等人流密集的场所。如前往,需佩戴口罩
3)外出回家后立即洗手。如发生发热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,特别是发热不退时,医院就诊
4)疫情期间尽量避免各类聚会
4、到生鲜市场采购如何预防
1)接触动物或动物产品后,用肥皂和清水洗手。未清洗前,不接触眼口鼻
2)避免与生病动物、病变的肉接触
3)避免与市场的流浪动物、垃圾、废水接触
5、轻症发热病例的居家隔离建议
1)将病人安置在通风、清洁的单人房间
2)限制看护人数,拒绝一切探访
3)家庭成员居住在不同房间
4)限制病人活动区域
5)家庭成员(含病人)都需要戴口罩
6)与病人接触后立即洗手
五: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医流程
1、何时就医
1)出现发热(腋下温度超过37.2℃,)、咳嗽、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
2)有武汉及周边旅居史,
3)发病前14天内接触过来自武汉及周边地区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
4)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
2、就医注意事项
1)接触者出现症状,提前选择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
2)前往医院路上及就医全程,佩戴口罩
3)避免乘坐公共交通
4)病人的密切接触者,应时刻保持呼吸道清洁及双手卫生
5)任何被患者接触过的物品,都需进行消杀作业
6)就医时,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,就医过程,接触史等
祝您安康
(完)